人力資源
紅柳林礦業公司:聚力“內培外引” 強化人才支撐
“我承諾一定發揮師帶徒的‘傳、幫、帶’作用,為青年職工樹立榜樣。”“師傅是我學習的榜樣,我一定會牢記師傅的教導,爭取早日學有所成,為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這一幕,是發生在紅柳林礦業公司舉行的技術員“師帶徒”活動拜師大會現場,40對結對師徒鄭重地簽署了師徒合同。據了解,“師帶徒”活動是紅柳林礦業公司培養人才的重要途徑,而像類似的人才培養舉措還有許多。
近年來,紅柳林礦業公司始終堅持“人才是強企之基、轉型之要、競爭之本、活力之源”的人才培養理念,以“識才有眼力,育才有方法,選才有標準,用才有膽識,評才有考核,愛才有激勵”為要求,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政策,有力推進各項人才計劃落地實施,努力培養一支當下有活力、發展有潛力、未來有競爭力的青年人才隊伍,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筑一江春水之“柔情”,匯百川入海之“奔騰力”
人才培養不能“跟風”“湊熱鬧”,更不能“打腫臉充胖子”,必須堅持需求導向、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量體裁衣制定人才招錄規劃,著力構建遞進式、全鏈條的人才發展目標體系,不斷形成人才優勢,在行業內形成人才高地。
2020年以來,紅柳林礦業公司以“大氣開放、不拘一格”的氣魄,堅持高位引才,持續引進高學歷人才,同時做好人才“畫像”,實施精準招聘,結合公司發展和用工需求,近兩年招錄大學生115人,其中研究生21人,本科生40人,大專生54人,信息化、自動化、機電、計算機等智能化相關專業占70%。校園招聘以專業對口的優秀本科生、碩士研究生為主,著力引進高層次、高水平專業技術人才,為人才梯隊建設做好后備力量儲備。
該公司為了讓這些“戰略預備隊”快速成長起來,為其定制了“高學歷人才輪崗機制”,對一類本科和研究生學歷的大學生進行輪崗培養,輪崗結束后根據個人特長一對一做好職業發展生涯規劃,采取雙向選擇予以定崗。目前,該公司區隊技術員全部替換為本科以上學歷煤礦主體專業大學生擔任,力求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素質優良、業績突出、能力卓越的技術軍團。
筑燎原烈火之“熱情”,燃鵬程萬里之“凌云志”
昔日伯樂相馬,今日煤海育才。近年來,紅柳林礦業公司多措并舉,加快構建完善人才發展體系,聚焦人才發展重點,明確以管理、技術、技能三支隊伍領軍人才為重點;聚焦主要矛盾,加快培育選拔年輕干部和事業急需人才;聚焦優質人力資源,多措并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激發人才干事創業的熱情。
2021年,該公司經過研究探索,形成了職工成長與發展的“百十一”青年英才培養模式,即35周歲以下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技能操作人員共100人組成青年英才訓練營。培養周期為三個月,每月集中培訓10至15天。通過開營選拔、入營培養、出營成才三個核心階段進行培養,評選出十大英才,予以表彰獎勵并提拔任用。
據悉,由于該訓練營培訓效果顯著,紅柳林礦業公司榮獲2021年第十七屆中國企業教育先進單位百強,“百十一”青年英才開發培養訓練營榮獲中國企業培訓最佳學習項目并作為優秀案例進入陜煤集團2022年第一期《人力資源管理》期刊。
該公司為了充分發揮大師工作室的傳幫帶作用,為企業培養實用型人才,成立了“任保利技能大師工作室”并設立多個青工興趣活動小組,按照專業挑選優秀人才,組成科技創新攻關團隊,進行技術難題、故障隱患等方面的課題研發,探索出了一條個人集成、優勢放大、輻射帶動的高技能人才培養新路徑。工作室現有成員13人,先后帶徒150多人,培養了2名“省級技術能手”,6名技師、54名高級工和100余名熟練工,創新成果300余項,節約成本3000余萬元,該工作室喜獲2020年“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榮譽稱號,成為陜煤集團首個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同時,為加快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煤炭產業深度融合,提升煤礦智能化和本質安全水平,培養一大批智慧礦山建設的技術型人才,該公司聯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煤炭軍團、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和西安交通大學,每月開展一期“紅柳智慧風暴”活動,活動中各單位負責人結合自身業務,相互交流、相互促進,共同為公司的智能化建設建言獻策。“頭腦風暴”遇上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再注入專家團隊的催化劑,加快了培育“智慧”人才的步伐,更加快了智能化示范礦井建設進程。
筑和風細雨之“溫情”,撫一舉千里之“奮進心”
引才容易、留才不易,這是人才工作的“痛點”。為了“讓人才來了就不想走”,繼而形成“以才引才”的良性循環,該公司多方位研究探索,形成多條“暖心之策”,營造政策留人、服務留人、事業留人的大環境。
關愛人才,是要有一定的投入,就是給“位子”、獎“票子”、發“牌子”。該公司對技能大師、創新能手等關鍵技能操作崗位提高薪酬待遇,技能大師、創新狀元薪酬享受中層正職待遇,創新能手享受一級業務主管待遇,薪酬分配比重持續向重點、關鍵崗位傾斜,打通職工職業生涯發展通道的同時,充分激發了全體職工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的熱情,全公司營造出“干事創業、勇爭第一”的濃厚氛圍。
該公司對有發展潛力、培養潛質的年輕職工,遵循其成長規律,針對性地開展“師帶徒”活動,該活動秉著精選師傅、優選徒弟的原則,經過深度調研、精準考量,確定師、徒人選,優秀師傅搭配潛力徒弟。通過政策理論領學、業務指導促學、調查分析研學等方式,推進年輕職工攜手成長,讓青年職工在實踐中磨煉本領,才能在關鍵時候亮出自己的“金剛鉆”。
想要成功“引得鳳凰來”,還要切實提升人才在公司的獲得感。該公司與陜西工商管理碩士學院合作,開展工商管理碩士(MBA)學歷提升工作,順利畢業的職工可報銷50%學費,經過前期報名、考試、面試,最終錄取69人,成立了陜MBA紅柳林班,每月在公司集中授課2至3天,讓各類人才學習、工作兩不誤。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一句千古名言道出了人才的重要性。紅柳林礦業公司始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真正地做到了聚英才、得其心、匯其智、盡其才,將各類人才作為推動公司發展的主力軍,創新創造的急先鋒,公司上下形成萬馬奔騰、蒸蒸日上的新局面。(李瑋)